为充分发挥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定远县因势利导,在选派选聘村中探索建立了以工作互帮、目标互促、生活互助、创业互扶为内容的“四项机制”,切实提高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契合度”,促进在美好乡村建设一线工作中发挥作用。
工作上互帮。实行“1+1”全程全方位互帮模式,选派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开展工作,实行“跟班制”,大学生村官跟随选派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开展村情调研、为民办事、发展特色产业等重要工作。在工作中互相交流体会,积累村级事务工作经验,提升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锻炼处理复杂问题和急难险重问题的能力。
目标上互促。围绕各自岗位职责和目标要求,结合量化考核机制,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根据村情共同研究制定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和完成时限。对目标任务进行具体细化、量化,定期相互督促,落实工作进度。对各自未完成的工作,相互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总结归纳,帮助共同促进提高。
生活上互助。实行定期交心谈心制度,互相了解思想、工作、生活中的状况,及时解决彼此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中的困难和生活上的困顿。通过交心谈心,解开双方在熟悉基层生活环境,适应基层农村生活,现象角色转换、人际交往、情感情绪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实行关心关怀机制,在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工作遇到挫折、思想遇到疙瘩、生活遇到困难、家庭遇到变化时,乡镇党委主动关心关爱,积极进行帮扶解决,切实解决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创业上互扶。实行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创业帮扶机制。根据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共同谋划实施创业富民项目。选派干部利用人脉广的优势积极邀请农业、科技等方面专家来村实地考察,设计符合村情的创业项目。并由大学生村官制定创业计划书、负责后期项目申报等。对创业意愿强烈的大学生村官,选派干部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及协调担保贷款和借款投入等方式,为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解决资金难题,帮助大学生创业成功。 (县委组织部 范永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