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抓实基层、打牢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定远县精准聚焦“1+4”(即推行数字化台账管理全覆盖,不断规范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场所建设、标牌制度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一个覆盖、四个建设模式,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经济总量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全面建成“小康定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推行数字化台账全覆盖,做到党建工作精准化。台帐资料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一个高度浓缩,是基层党建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做好基层党组织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按照“一年推广打基础、二年深化出成效、三年全面上台阶”的要求,定远县紧紧围绕组织体系设置、班子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八个方面”工作标准,结合农村、社区等7种领域党组织编制了《定远县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台账》,《台账》分为统计台账和登记台账,前者主要是数字化记载各种基础信息以及活动情况,后者是信息变动的个案详细登记。要求每个党支部按月填报、按月登记变更内容,确保全县按月掌握到党组织建设的各种情况和变动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开展整改和工作的深入推动。同时做好业务培训工作,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确保这项工作落在实处。
规范活动场所建设,做到功能设置合理化。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契机,严格按照“五室三中心”(即“五室”为党建工作室、党员活动室、党代表工作室、扶贫工作室、计生服务室,“三中心”为便民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要求,不断强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同步强化党务宣传、村务公开工作。村室外设置有“三榜”“三栏”,(即“三榜”为先锋榜、乡贤榜、好人榜;“三栏”为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着力打造基础型、标准型、提升型基层党组织。严格按照“一支一室”和“一室六有”(即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以及省、市标准化建设要求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4月底前将组织召开全县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现场会;5月底前,召开城市领域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实现“抓好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推动全县标准化建设整体引向深入。
规范标牌制度建设,做到工作程序合法化。全面规范基层党组织标牌制度建设,尤其规范村级标牌制度建设。以县为单位统一设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牌制度,活动场所的主标识统一为“XX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悬挂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标牌;在内设机构门堂上安装门牌。室内上墙制度一般为议事规则、行为规范、便民服务、党内生活等基本制度。党员活动室内醒目位置悬挂党旗、入党誓词,配备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终端,建有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在制度上统一要有六大载体、党建十项制度等相关内容。
规范党的组织建设,做到责任落实网格化。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推进日常工作的规范化。规范组织设置。按照村(社区)党员网格化、流动党员区域化、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园区化管理进行设置。规范组织运行。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通报两公开”等民主决策程序,在村党组织领导下进行民主决策。规范组织管理。每年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继续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指导,真正以实际工作成效来检验标准化建设的实效。
规范党员队伍建设,做到组织结构优化。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和宗旨观念,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向社会不断传递正能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每年认真编制发展计划,分类分档加强调控,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党员日常管理。每年对基层党组织党员组织关系开展一次梳理排查,核实党员身份信息,切实增强党员意识和组织归属感。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畅通党员队伍出口。以党员民主评议、党性定期分析为基础,明确认定标准,完善认定途径,规范处置方式,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有效疏通党员队伍出口,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县委组织部 张本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