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大力实施“党建领航”工程,不断夯实党建基础、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建优势,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强化理论培训,激发“原动力”。聚焦脱贫攻坚“头等大事”,邀请省市领导、专家教授,采取集中轮训、专题辅导、考察观摩等形式,对镇村干部和扶贫队员开展惠农政策、实用技术、农村电商等脱贫攻坚专题培训26期,培训3.2万人次。选派15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到南京栖霞、合肥庐江巢湖、安庆宿松等地名村挂职,先后3次组织选派帮扶干部开展集中观摩,学习成功案例,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整合帮扶力量,形成“聚合力”。承接和选派160名省、市、县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副队长、扶贫专干,确保每个未出列贫困村扶贫工作队不少于3人。开展“千名干部进万户”帮扶行动,抽调县、乡、村、企5700余名干部职工参与扶贫,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开展“党员专家先锋行动”,抽调25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建立5个专家智囊团,为脱贫攻坚出谋划策。向26个预出列村派驻科技特派员,为贫困户创业就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培训。
夯实基础保障,提升“服务力”。在2016年分别按5万元、7万元、9万元标准拨付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的基础上,今年上浮5%共拨付1711.5万元,用于抓党建促脱贫。大幅提升村干部报酬待遇,正职村干部和副职村干部月报酬分别从954元、668元提高到2215元、1772元,并以城镇职工标准为1437名在职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在贫困村建立“一村一品”项目28个,光伏发电站70个,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
发挥堡垒作用,展现“战斗力”。推行“党组织+合作社”、“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党建扶贫模式,打造池河镇阜康养猪专业合作社、严桥乡新农夫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党员创业带富示范基地,带动1800多名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以驻外流动党组织为依托,在江苏丹阳等地建立“扶贫驿站”,为在外务工的本县籍贫困户提供信息、维权等服务,解决就业难题;在家乡成立“扶贫车间”,引导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带动家乡121户贫困户脱贫。(县委组织部 席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