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党委把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强村富民公司”发展模式,通过整合资金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实施优质项目不断深化村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功能,实现集体增收全域共富目标。
党建引领,构建发展体系。以全县深入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为契机,将创建培育强村富民公司列为“一把手工程”,由镇党委政府主导,建立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全力推进强村富民公司创建培育工作。成立定远县圩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个村各入股5%。公司成立后同步组建强村富民公司党支部,实行党组织与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共同研究讨论决策制度。同时依据《定远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激励办法(试行)》,制定定远县圩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薪酬制度实施方案(试行),根据公司年经营性纯收入,绩效奖励公司职业经理人,调动企业负责人积极性,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和活力。
创新模式,培育特色产业。为规范公司运行,先后建立决策议事、财务管理、收益分配、股权管理等制度及章程,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并将相关内容报镇党委会议研究通过,加强镇党委政府对公司的领导。明确公司运营范围,逐步承接项目,规范运营公司。对全镇各村产业、项目、生产要素等“三资”进行摸底,整合20个股份合作社资源,带动各村抱团发展。建立完善“公司+股份合作社”发展模式,采取保底分红、效益分红、兜底分红等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公司发展中镇党委政府在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统筹推进强村公司经营业务和增收渠道拓展路径,助推强村富民公司可持续发展。
盘活资源,引领产业发展。全面整合村级组织集体闲置资产,对闲置土地、旧仓库、旧办公场所、废旧设施等进行深入了解,摸清集体经济“三资”“家底”。将镇内秸秆收储点改造成为标准化厂房并签约出租,每年收取租金。积极与安徽农科院对接,将闲置蔬菜种植基地进行升级改造,作为安徽省农科院鲜食玉米示范种植基地。探索形成了“公司牵头、村集体参与、红利共享”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带动各村抱团规模化发展,变“资源”为“资本”,推动现有产业“老树发新芽”,助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
精准研判,科学实施项目。采取“公司研究、党委联审定”的方法,合理利用吴圩本地生态资源优势,严格筛选审核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充分发挥镇强村富民公司在资金保障、资源整合、工程承揽以及产业经营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精选优质投资项目,公司成立以后重点围绕土地扭转、现代农业经营、市政项目建设等开展经营,其中集中扭转各村土地15000亩,为全镇农户增收750万元,为各村集体经济增收75万元,在吴圩“玉米小镇”实验种植鲜食玉米35亩,收入9.8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