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机关党建

县市场监管局:践行“四下基层”助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3-12-21 16:07 来源:县市场监管局 作者:闻清雅 浏览: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管局认真践行“四下基层”工作要求,树牢“执法为民”工作理念,坚持民呼我应、民困我纾、民忧我解,以行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突破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维护安全放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帮扶机制。成立局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股室队所具体落实的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企业开办注销、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三个工作专班,强力推进营商环境工作。定期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工作重要论述及相关法律法规,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助企纾困、服务发展的具体举措。创新开展“四长走流程”活动,沉浸式体验基层执法、政务服务等不同岗位工作流程,优化提升工作举措。今年以来,全系统走访全县中小微企业、个体户等各类市场主体850家次,召开座谈会4次,收集意见建议150条,解决登记注册、知产培育、计量检定等方面难题80余件。

增强底线思维,守牢安全红线。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电梯运行等问题,县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守查保”“食安守护”“两超一非”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桶装水、肉制品、糕点等重点产品整治,持续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联合县民政局对30家养老机构、82家老年食堂和助餐点食品安全进行全覆盖检查,有效化解老年群体食品安全隐患。持续开展2023年“药品安全春风行动”,加强疫苗流通环节和特殊管理药品监管,开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清理规范。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扎实推进电梯安全筑底行动、瓶安行动和燃气安全整治,对16家电梯维保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将东园康城无物业维保和检验的60台电梯纳入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妥善解决群众出行难题。围绕成品油、肥料、PVC管材、电动车及电动车电池等开展专项整治,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维护公平竞争,强化监管执法。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假售假、短斤缺两、虚假宣传等突出民生问题,围绕知识产权、广告、网络交易、反不正当竞争、公平竞争审查、过度包装、涉企收费、价格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粮食购销、农资、成品油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着力遏制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全系统共立案611件,移送公安12件。其中,查处教育乱收费5件,责令清退多收价款57万余元;查处肥料不合格违法案件5起,违法发布广告案件1起,移送县农业部门案件线索1起;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24件,罚没款4.89万元。获评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先进集体、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

聚力纾困解难,推动政策落地。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紧密联系市场主体的优势,加强各类惠企政策宣传,综合运用包容监管、质押融资、公平竞争审查、信用提升等政策工具,帮助经营主体解决发展遇到各种难题,推动市场监管领域政策直达快享。推行督帮服执法理念,对一般违法行为慎用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加强行政指导和督促整改。认真落实减罚免罚清单,对160余个处罚案件给予减轻处罚,对6户经营主体免于处罚。实施信用提升行动,帮助35家企业移除严重失信企业名单,564户经营主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推进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为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5件,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组织县检测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免费检定加油机、燃气表、电表、地磅、电子秤等计量器具,检测饮用水、肥料、食品等产品,为群众和企业节省成本。

强化消费维权,激发消费活力。加大投诉举报数据分析研究,对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行政指导和集中约谈,实现投诉举报量同比下降50%以上。在全市率先成立消费维权律师团、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志愿者队伍,建立消费者、经营者“双向引导”机制,开展预防预付卡发放经营户失联专项整治,扎实推进省、市、县三级“放心消费”创建,消费维权典型做法被安徽日报头条刊载。12315效能评估连续8个月排名全市第一,连续三个季度被评为“消费投诉数据录入”先进单位。今年以来,通过12315、12345平台,共办结投诉举报301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17万元。受理消费领域相关信访案件26件,接待群众来访70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