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定远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落实“三个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积极创新人才工作“四项机制”,不断提高人才素质,壮实人才基础,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新动力。
一、创新政策机制,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围绕县委大力实施“五大战略”、打造“三色定远”总体要求,研究出台了《定远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未来10年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构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各方面政策体系,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快速集聚和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
二、创新培养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一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了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企业家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等人才培养工程;二是改进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从高校、科研机构邀请资深专家学者举办“干部大讲堂”,同时借助我县加入合肥经济圈的机遇,采取挂靠培训、委托办班、联合办班、互设培训基地等形式强化人才培训;三是开展特色培训。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上讲台讲学、组工干部论坛以及干部培训送教下基层等活动;四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4年,我县依托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开展了电工、焊工、汽车维系、计算机、园艺工等5个工种的培训,有185人参加了中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鉴定。六是突出重点,在工作一线锻炼培养人才。让年轻干部在急、难、险、重的环境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创新引进机制,壮实人才队伍基础。一是利用招商引才,实施以资引才、以商引才、以项目引才的“三位一体”人才引进战略,围绕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营造良好环境,筑巢引凤,大量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近3年来,我县引进了360多名企业经济管理人才,5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二是推行“柔性”的引才机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工作思路,为各类人才开启“绿色通道”, 分别与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等院校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2014年,共有202名高校毕业生到就业基地见习一年。三是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引进平台。积极争取国内化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盐化研究院1所;与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35项,分别建立3个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博士创新团队2个、引进博士6名;2014年,获批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其中省级1家,为我县在化工、农业领域引进专家15名。四是运用市场化模式的引才机制。利用人才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通过参加人才交流会、招聘会的方式,招聘引进了一大批我县紧缺的专业人才。目前已从全国各地招募盐化工专业高层次人才160多人,所有引进的人才都在我县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创新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创业创新。为激励科技自主创新,县政府研究制定了《定远县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实施细则》,县委、县政府设立“定远县突出贡献人才”奖,对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2014年华塑公司董事长王圣茂等获突出人才贡献奖。为提高科技人才的创造力,推动专利技术发展,发明专利奖金由过去的每件1000元提高到5000元, 2014年全县专利申请突破600件,授权达100多件,专利资助和成果补贴125万元。(县委组织部 杨中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