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小岗,百花正放,绿树成行,一排排整齐的建筑,慕名而来的人流,展现着现代化美好乡村的形象。
走在“改革大道”上,油然而生对沈浩同志的怀念和敬意,是他呕心沥血,促成了小岗人的团结拼搏,是他牺牲奉献,促成了小岗村脱胎换骨的变化,实现了今日的辉煌。
“群众拥护你,就是对你最大的褒奖”,2008年9月30日,时任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视察小岗村时对沈浩同志给予了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成为他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他继续拼搏的新起点。
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续,“弘扬沈浩精神、建设模范部门”主题实践活动正在全省组织系统如火如荼地展开。滁州作为沈浩精神的诞生地,市委又作出重大决策,在全市开展“弘扬沈浩精神、推动三个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沈浩精神在江淮大地如万朵春花,迎风怒放!作为沈浩精神的创立者、培育者,全省选派干部的典范,沈浩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沈浩的精神被深入弘扬。
我有幸有缘与生前的沈浩相识相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与他多年前交往的故事不断浮现在眼前,萦绕在脑际。
记得2004年初,我时任凤阳县官沟乡党委书记,正在为促进农村发展而苦寻对策时,获悉了全省第二批选派干部将于二月份到任的好消息。当时省直机关有财政厅沈浩同志和省科协乔晖同志分配到凤阳任职。沈浩被选派到小溪河镇小岗村,乔晖被选派到官沟乡芦山村。
为迎接好选派干部的到来,争取选派单位的更大支持,我和乡长等人专程到合肥拜访了乔晖和沈浩同志。第一次到省财政厅机关办公室,我们有些忐忑,略为寒暄后,我们说明了来意,沈浩同志打开了话匣子,热情洋溢地阐述了到小岗村开展选派工作的规划和设想,展望了带领小岗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和愿景。他的风趣幽默,从容大度,使我们消除了拘谨,对省直机关干部的作风有了崭新的认识,同时也展示了沈浩为民服务、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有了第一次会面的基础,加上两位省直选派干部到任后惺惺相惜,互帮互学,常来常往,也使我增加了与沈浩接触的机会,我与沈浩由相识到相熟。
时光飞逝,2006年3月,我由乡镇党委书记调整到民政局岗位任职,迎来了与沈浩同志合作共事的新机缘。随着沈浩同志在小岗村工作的拓展,为解决村民老有所养问题,沈浩提议建一所敬老院,从谋划到规划、从意向到立项、从报批到选址,处处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他曾风趣地对我说,民政局是代表党和政府做善事的,对不起你庆局长了,你就是被我找得烦了,踏破你民政局的门槛,我也要为小岗村敬老院建设而常来。我说沈书记你言重了,自打见到你起,我就认定了攀你这个省城干部的高枝,交定了你这样的朋友,我不但要和你一起把小岗村敬老院建好,还要将其他乡镇敬老院建设好,使鳏寡老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如今占地近3000平方米,功能齐备的小岗村敬老院,就坐落在“沈浩纪念馆”的西侧,隔“改革大道”相望。入住的老人们安享晚年,实现了沈浩的夙愿。每每想起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和我的同事们。
2008年初,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开始,小岗村由于民情复杂,换届选举难度较大,是沈浩铁肩担道义,挺身而出,缜密谋划,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3月28日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胜利完成了换届任务。民政局作为参与部门,我又一次目睹了沈浩“团结人民、带领群众”的工作能力和坚韧不拔的共产党员风采。因为他的无私和担当,小岗村的基层党组织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沈浩同志也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立下新功。
2008年7月份,我调到了天长市工作,与沈浩同志的交流仍然没有间断。2009年2月份,借天长举办农村党员干部冬训之机,我邀请沈浩同志和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的大学生村官苗娟同志一起到天长传经送宝。他们欣然到来,不仅给我们的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还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他对天长农村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天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表达了敬佩之情,流露出发展小岗工业的强烈愿望,展示出他“解放思想,追赶先进”的进取精神。
今年3月21日,春风送暖,阳光和煦,作为3月14日省委组织部“弘扬沈浩精神,建设模范部门”主题活动动员会后的具体实践,滁州市委组织部组织全市组工干部来到小岗村开展现场缅怀教育活动。在听取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时,在场的同志无不热泪盈眶,报告厅内不时传出轻轻地抽泣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时)。作为与沈浩共同战斗过的人,我更是真情难抑!
站在沈浩同志的墓前,集体宣誓的那一刻,又一次让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多少次来小岗,从没有这一次受到那么大的震撼,这使我浮想联翩,心情难抑。2007年初,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小岗一班人在沈浩同志带领下决定建立公墓,这可是“捅马蜂窝”、冲破传统习俗的大事。农村殡葬改革都是在跌宕起伏中艰难前行,何况是大包干发源地,其难度可想而知,这需要何等的胆识和魄力。沈浩为了小岗的发展,不但想了,而且干了!
民政部门作为推进公墓建设的职能部门,我义不容辞地与沈浩同志并肩战斗在一起。如今占地10000多平方米的小岗公墓,安放着200多个墓穴,苍松柏翠间,沈浩同志的骨灰在小岗人民第三次红手印的挽留下,没有回到他的原籍,而是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留在小岗的何止是沈浩的墓碑,而是人民大众对一位不平凡共产党员的心碑!
沈浩这种“大爱无疆、无私无畏”的精神,像万丈光芒,熠熠生辉。有的人说,我们当下的共产党人“理想丢失、信念缺失”,那么在沈浩这里,这种谣言还有空间、这种妄语还有市场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沈浩同志化成了碧血,树立了丰碑!有沈浩精神的激励,我们这些平凡的共产党人,还有什么山不能攀、什么样的坎不能迈、什么样的困难不能战胜呢!
组织部门是党的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理应勇于担当、勤政为民,我们组工干部一定会在沈浩精神的引领下,不忘当年小岗的峥嵘岁月,不忘沈浩同志“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在建设美好安徽的征程中吹响新的号角,创造新的辉煌!(作者:定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庆德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